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致富经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致富经验
    瑶乡“小菌菇”走向大市场

    广西都安县大兴镇村民在粤桂协作食用菌产业园移动方舱采摘成熟的秀珍菇。 广西都安县大兴镇村民在粤桂协作食用菌产业园移动方舱采摘成熟的秀珍菇。 广西都安县大兴镇村民在粤桂协作食用菌产业园移动方舱采摘成熟的秀珍菇...

    浙江兰溪:以活态保护之钥打开乡村共富之门

      新华社杭州11月6日电 题:浙江兰溪:以活态保护之钥打开乡村共富之门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   从空中俯瞰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200余幢青砖灰瓦的古建筑以钟池为核心沿8条小巷分布开来,外围8座小山环抱全村,整体宛若八卦图,这种房屋布局...

    一筐竹 编织乡村致富梦

      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巴登村,藤竹与竹编技艺,曾是这个村子与外界往来的重要媒介。49岁的巴登村村民新向东曾从墨脱走路到派镇,来回用了8天时间,用竹编产品换回了紧缺的生活物资。   2013年10月31日,波墨公路正式通车。...

    袁隆平:追逐禾下乘凉梦

      编者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正值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50年来,中国科学家群体呕心沥血、矢志攻关,为中国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乡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即日起,本栏目推出“看振兴·禾下追梦”名家系列报道,倾情讲述4位杂交水稻功勋科学家...

    “直播达人”王大婶 为家乡玉米“代言”

      在北京市平谷区北台头村村委会,王翠云筛选玉米粒(10月4日摄)。   在北京市平谷区北台头村村委会,王翠云(左)向村民介绍视频直播销售技巧(10月...

    全球首个!为什么是景迈山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近期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是一座充满生态智慧的山,林茶共生、人地共荣,共同营造出一方自然与文化相谐和的生活世界。茶、山、人共同谱写的传奇,...

    走进草原深处的“云端”幼儿园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地处黄河源头腹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全域5.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地广人稀。   在曲麻莱广袤的草原上,有不少学龄前的孩子跟家人一起过着游牧生活,从居住的牧场前往县城、乡镇路途遥远,没有家人陪...

    “国光苹果之乡”金秋收获忙

      10月22日,在承德县八家乡深水河村一处标准化苹果种植基地,农民在采收国光苹果。   10月22日,在承德县一家苹果...

    “馒头大妈”带动农户创业增收

      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以花饽饽创业走红网络的“馒头大妈”林红,自2022年参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傅带徒弟”项目试点以来,将自己的创业经验转化成生动的创业教材,示范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增加收入。   胶东花饽饽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林红...

    丰收季,来看这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黑科技”

      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记者黄腾)十月的三江平原,田野间已是一片金黄,但在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境内的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里,依旧是绿意盎然,百香果、香蕉、莲雾等热带水果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里,工作人员正...

    浙江湖州:“红色引擎”驱动农业生产方式大变样

    “农业机械的应用圆了我的大户梦。”7月21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种田大户朱金良感慨,去年他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的农田数量比原来扩大了近2倍。大规模扩张的背后,是“机器换人”给他带来的底气。“耕田有旋耕机,育秧有育秧机,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烘干有烘干机……粮食生...

7/10页 共115条 首页 前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