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5月28日拍摄的建设中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这是5月28日拍摄的建设中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5月26日,游客在石家庄市滹沱河畔休闲游玩。 石家庄市持续实施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 累计营造生态水面2680多公顷...
农资爆品商学院,欢迎加入
点击下方文字观看完整视频 葡萄叶发黄,如何快速解决
5月25日,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麦田里收割小麦。 眼下,各小麦产区陆续进入小麦收获期,农民抓紧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近年来,云南省安宁市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采摘园,将水果采摘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周末游、休闲游,让游客感受农耕生活、体验乡野乐趣,助力农户增收。小满过后,雨水增多,光照渐长,在金方街道浸长村骡子山树莓采摘基地,黑色、红色的果子一串串挂在枝头,味道香甜,备受游客青睐。(安宁...
5月20日,在当涂县大陇镇双潭湖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近年来,当涂县大力发展“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生态双丰收。新华网发(李成林 摄) 5月...
5月20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金山村秋实种植专业合作社智能大棚内,村民在采摘车厘子。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积极探索丘陵山区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新华网合肥5月23日电(李东标)初夏的大别山区,千峰叠翠,溪水潺潺,一条条盘山公路如同银链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沟通了一个个美丽乡村,也串联起“诗和远方”,引来八方游客。 红色是文化底色,绿色是发展亮色。在安徽省六安市,当地将“红色”文化底蕴与“绿色”生态...
5月22日,太湖小学的学生们在特色课程上学习端午“艾草养生锤”的制作。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新区太湖小学开始设置以太湖溇港非遗文化传承为特色的跨学科项目化课程,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间生活,提升全...
近日,游客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游玩。 初夏时节,众多游客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游玩,享受诗情画意的生态美景。 近年来,黟县依托徽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开发民宿游、研学游、写生游等多元新业态,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发...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51岁的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洪涛等来晴好天气,便一早钻进了棉花地。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何洪涛的家乡沙湾市是新疆主要的产棉基地。在这里,记者追随资深棉农何洪涛,探寻一朵朵新疆棉花背后,一个个平凡劳动者书写的不凡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