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时节,由于浓浓的冬意还未散尽,冬季换水的次数又少,水质营养化,细菌繁生,因此,一遇到变暖的水体便纷纷活跃起来,极易感染鱼体的伤口。主要症状是,在各鳍或体表有明显的充血,紧接着充血区发生糜烂,呈白色乳浊状,最后引发全身感染,鱼体发白死亡。 防治方法是...
“玉米多穗,主要是由于雌雄穗开花不协调造成的,往往是雄花开过了,而第一雌穗却没开花,主穗位优势丧失,不能抑制其他腋芽发展成穗,便产生了多穗现象,而这些多出来的玉米穗大多为空穗,基本上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对产量影响较大。”近日,记者在大丰市采访时发现了一些春玉米多穗株,特请玉...
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在南方玉米周年种植区越冬,夏季随气流和风雨由南向北以夏孢子长距离传播,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严重时也可侵染苞叶和雄穗。最适发病温度为24—28℃,且田间相对湿度高时流行迅速。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呈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时有效科学满足大豆水肥需求,是当前大豆单产提升的关键措施,对支撑新一轮千亿斤产能提升工程、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意义重大。为服务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推进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主要适宜区域 适宜有水源条件的大豆产...
“芒种”已过,夏收进入高峰,夏播全面展开。5月以来,黄淮海地区持续晴天少雨,气温偏高2—3℃,土壤失墒快,部分地区旱象抬头。据气象部门预计,6月中下旬,黄淮海地区仍以晴天为主,降雨持续偏少,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旱情,对玉米大豆夏播和出苗造成不利影响。黄淮海地区要立足抗干...
2024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大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带动全国玉米种植密度明显提高。当前,东北和西北地区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春玉米生长进程加快,部分地区玉米已进入6—8展叶期,黄淮海玉米进入适播期,正是科学制定化学调控措施、实现缩节间增茎粗防...
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向作物根区适时适量、集中高效供应水分和养分,能够及时有效满足作物水肥需求,是实现玉米密植和水肥精准调控,支撑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举措。为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服务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宜区域及技术效果 ...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受越夏菌源较多、秋季气温偏高、田间墒情好等因素影响,当前小麦条锈病秋苗病情总体重于近三年。截至12月2日,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区)15市(州)55个县见病,发生面积130.09万亩,与2021—2023年同期均值相比,见病...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根据冬前病虫发生基数、油菜种植情况和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油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6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菌核病在长江中游和江南中部油菜种植区偏重发生;霜霉病、蚜虫中等发生。 ...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农区鼠害呈中等发生(3级),农林、农牧交错地带,湖区、库区和沿江(河)流域,山区(半山区)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区、南繁育种基地等区域农区鼠害局部呈偏重发生(4级)趋势。预计全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约3.08...
去年12月上旬以来,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无有效降水,大部气温偏高0—2℃。1月10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黄淮南部、甘肃陇东和陕西渭北旱塬局地麦田墒情不足。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局地墒情不足,江汉大部秋冬连旱。目前,北方大部地区...
病虫害经常使树势严重减弱,叶片提早脱落等。果面上受到病虫损害后影响果实品格,近年来果农采取套袋技巧,但是套袋不当也会引发很多病害。因此如何套袋,保证套袋苹果的品质,是果实丰收的关键之一。 一、萌芽至开花前第一遍用药 在春梢旺长期,此时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