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实用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实用技术
    早春苹果树管理技术要点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苹果由休眠状态开始了新的生命活动,这一时期是苹果树管理的重要时期,此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年果园的收益状况。所以果农应抓好早春这一时期的科学管理。 刮除腐烂病斑。早春是苹果腐烂病发病的高峰期,多数果园此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葡萄萌芽前后的管理要领

    水肥管理。葡萄萌芽期,需要进行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等一系列生理活动,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催芽水,视园地土壤的水分情况而定,沙土或沙壤土葡萄园必须灌透催芽水,其它土质园子可少灌。催芽肥,在葡萄萌芽前1-2周施用,条施尿素,同时加施硅钙钾镁肥,如土壤板结,再加入其他有效肥...

    早春西瓜苗期 常见生理病害及防治方法

    僵苗 表现为幼苗生长量少,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组织僵硬;子叶和真叶变黄,地下部根发黄,甚至褐变,新生白根少。 发生原因:①苗床气温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不能满足西瓜根系的基本温度要求。②育苗床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高,根的吸收能力...

    西瓜病毒病的防治

    一、为害症状 西瓜病毒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症状。第一是花叶型,初期顶部叶片出现黄绿镶嵌花纹,以后变为皱缩畸形,叶片变小,叶面凹凸不平,新生茎蔓节间缩短,纤细扭曲,坐果少或不坐果;第二是蕨叶型,新生叶片变为狭长,皱缩扭曲,生长缓慢,植株矮化,有时...

    专家提醒今年夏玉米不宜早收

      近两年,我省正推广夏玉米晚收技术,即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期,使玉米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今年夏玉米播种偏晚的条件下,更应推广这一技术。   一、夏玉米早收的缺点 当前,冀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夏玉米收获偏早...

    小麦麸对畜禽的保健作用

        小麦麸,俗称麸皮,是以小麦籽实为原料加工面粉后的副产品之一,约占小麦籽实的10%以上。由于小麦制粉目的和制粉程度的不同,其麦麸所占比例差异也较大,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小麦麸自然水分含量为10.0%,最高12.8%,最低6.3%。小麦麸含粗纤维9.5%...

    常规透气膜水稻育秧法的弊端及塑料膜、透气膜单层二段平铺覆盖水

      一.常规透气膜水稻育秧法的实际应用形式   常规透气膜水稻育秧法,就是指在水稻播种后,以蓝色无纺布透气膜为主,平铺覆盖于床面的育秧方式。这种育秧方式的在2005年在梅河口市牛心顶等乡镇开始推广,因其低成本(省除棚拱支架费用)、省工时(可在膜外浇水、追肥、施...

    2025年北方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25年北方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当前,北方日光温室果菜类蔬菜处于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初期或结果盛期,塑料大棚春提早蔬菜陆续定植,露地蔬菜正处于育苗期,即将移栽。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北方春季...

    2025年春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随着气温回暖,各茶区陆续进入春茶生产旺季。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加强春季茶园田管,有序推进春茶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制定春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抓好春茶生产准备...

    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

       当前生产上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一般在玉米授粉后40~45天,即乳线下移到1/2~3/4时农民往往就将玉米收获,此阶段收获比玉米完全达到生理成熟早8~10天,一般要减产8%左右,中晚熟品种的减产幅度...

    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技术

       当前生产上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一般在玉米授粉后40~45天,即乳线下移到1/2~3/4时农民往往就将玉米收获,此阶段收获比玉米完全达到生理成熟早8~10天,一般要减产8%左右,中晚熟品种的减产幅度...

    玉米大、小斑病害防治

      大理市海东镇由于特殊的临海半山区实际,干湿季明显,温差较大。玉米种植以山地为主,是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玉米大小斑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历年来是海东镇高发病害,对此可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防范,措施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

20/72页 共853条 首页 前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