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植物保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植物保护
    水稻种植如何进行化控防倒?

    矮壮素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即根、茎、叶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即花和果实的生长)。矮壮素可用于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 矮壮素对水稻具有控长增蘖、健株防倒和增穗增产等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选...

    芹菜双株栽培的优势是什么?

    芹菜的双株栽培是实现芹菜轻简化栽培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的芹菜种植,每亩需定植2万~3万株,相对于一般定植5000株/亩的蔬菜,用工量、用工强度大大增加。面对目前的用工荒、老龄化问题,芹菜的定植成了芹菜种植上最难的问题。 普通芹菜栽培,一般...

    小麦遭受冰雪后,春季应该怎样施肥管理

      越冬期降雪对小麦有利有弊,应该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小蘖仍然存活的麦田,应在返青期及时亩施尿素7.5~10公斤,缺磷的麦田还可配施适量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春季墒情较好的麦田,可开沟施肥;缺墒时可随水施肥,拔节期再亩施尿素10公斤;对冻害较轻,绝大多数主茎和大蘖存活的麦田,早春...

    运用肥促化调手段 塑造棉花丰产株形

      近日,笔者到棉区调查当前棉花生长情况时发现,不少棉花已经出现旺长:棉苗已有7~8片真叶,茎秆节间稀疏,主茎表皮绿色占70%以上,红色不到30%,上部叶片较大,显得头重脚轻,雨后开始出现倾斜。笔者与农户交流时发现,有的底肥施用过量,每亩施氮、磷、钾含量为45%的复合肥1...

    当前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及趋势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受越夏菌源较多、秋季气温偏高、田间墒情好等因素影响,当前小麦条锈病秋苗病情总体重于近三年。截至12月2日,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区)15市(州)55个县见病,发生面积130.09万亩,与2021—2023年同期均值相比,见病...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多措并举确保“两节”期间蔬菜稳定供给

    元旦、春节“两节”将至,我市蔬菜进入消费旺季,为切实抓好当前和“两节”期间“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市农业农村委多措并举,强化地产蔬菜生产管理和指导服务。 一是稳生产。根据“两节”期间蔬菜市场需求,指导种植主体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适当增加应季、...

    海南定安:打造“菜园子” 保障“菜篮子”

      12月25日,在海南定安潭榄洋蔬菜大棚基地里,定安县菜篮子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管护蔬菜。   眼下,海南迎来冬季瓜菜种植期,海南定安潭榄洋蔬菜大棚基地里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据悉,定安潭榄洋蔬菜大棚基地为定安...

    江西万载县:蹚出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新路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沃琪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园里,果农们手拿剪刀和篮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饱满多汁、颜色诱人的脐橙,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依托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支持,今年我们果园优化了水肥供给,亩均增产100多公斤,增收80多万元。”公司负责人喻辉...

    微生物“大显身手” 促农业绿色增产

    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农业产业园生产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基于微生物组技术的玉米超高产集成技术示范地块进行田间测产。结果显示,选取机械实收1038平方米的玉米地块,平均亩产1067公斤(折算14%含水率)。   玉米高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微生物组...

    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播面、单产、总产“三增” 今年四川粮食总产量达726.8亿斤

      12月17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国家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已于近日发布,其中,2024年四川粮食总产量达到726.8亿斤,比上年增加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四川粮食总...

    “浙里植保”大讲堂在杭州开讲

    为加强冬季作物田间病虫害管理,近日,“浙里植保”大讲堂暨浙江省科学安全用药“百千万”培训活动在杭州正式启动。第一期大讲堂紧贴农时,邀请两位基层植保专家讲授油菜、小麦杂草防除关键技术和“三棵菜”及冬季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来自省内外的植保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朋友参与直...

    北京市聚力推进生态农场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以来,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市农技推广站、市植物保护站等农业职能部门,以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涉农院校,以全市122家生态农场为农业生态技术基本实践单元,聚力推进农业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生态农场农产品稳产高质、综合效益全面提升。   耕地保护...

16/82页 共981条 首页 前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