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实用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实用技术
    金鱼擦皮病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早春时节,由于浓浓的冬意还未散尽,冬季换水的次数又少,水质营养化,细菌繁生,因此,一遇到变暖的水体便纷纷活跃起来,极易感染鱼体的伤口。主要症状是,在各鳍或体表有明显的充血,紧接着充血区发生糜烂,呈白色乳浊状,最后引发全身感染,鱼体发白死亡。    防治方法是...

    小麦提前拔节抗灾措施

       对已经拔节的田块,先施5至8公斤尿素加2公斤氯化钾,然后镇压与耙耘,使已经拔节的茎蘖受伤,促进其他小分蘖和低位新生蘖快速生长,提高成穗率。     对即将拔节的田块,采取深中耕与镇压相结合,断老根促发新根。...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水稻恶苗病又称公秧,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

    2025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5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8亿亩次,虫害发生3.7亿亩次。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至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局部偏重发生,...

    2025年全国大豆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根据冬前病虫发生基数、大豆种植情况和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大豆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5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在东北春大豆区,甜菜夜蛾在黄淮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烟...

    2025年全国油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根据冬前病虫发生基数、油菜种植情况和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油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6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菌核病在长江中游和江南中部油菜种植区偏重发生;霜霉病、蚜虫中等发生。 ...

    2025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植保机构专家,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1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7.6亿亩次,病害发生3.5亿亩次。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等穗期害虫偏重...

    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

    金鱼擦皮病防治

        早春时节,由于浓浓的冬意还未散尽,冬季换水的次数又少,水质营养化,细菌繁生,因此,一遇到变暖的水体便纷纷活跃起来,极易感染鱼体的伤口。主要症状是,在各鳍或体表有明显的充血,紧接着充血区发生糜烂,呈白色乳浊状,最后引发全身感染,鱼体发白死亡。 ...

    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 不足范围扩大 长江中游及华南西南局地出现干旱

    1月22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华北中南部、黄淮南部、陕西渭北和甘肃陇东部分麦田墒情不足,局地干旱。长江中游、华南、西南局地出现干旱。据天气预报,近期将出现大范围降水,利于麦田增墒,缓解局地旱情。晚播弱苗且出现干旱麦田要适...

    蔬菜应对寒潮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1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月23—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由于前期温度较高,本次降温幅度过大,可能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蔬菜生产安全稳定,农业农...

    小麦控旺抗旱防冻保安全越冬技术指导意见

      “大寒”已至,冬小麦全面进入越冬期。近期,全国气温持续偏高,部分地区小麦旺长趋势进一步加剧。气象部门统计,2024年11—1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主产区小麦越冬期普遍推迟5—7天。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仍将持续,局部地区日最...

12/59页 共706条 首页 前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