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供求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供求信息
三樟黄贡椒

时间:2023-10-09 13:18:31 来源:新农村商网 作者: 点击数:144

  三樟黄贡椒,湖南省衡东县三樟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三樟黄贡椒在该地区的种植已有400余年历史。三樟镇紧邻湘江,原是湘江边的一处回水湾,长年江水的冲积,使岸边的泥土钙、铁、镁等微量元素富集,形成带碱性和沙性的土壤。在此土里长出来的黄贡椒,皮薄肉厚,颜色鲜亮,兼具甜、辣、脆的特点。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三樟黄贡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位置: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 特征:皮薄肉厚,颜色鲜亮,辣中带甜,口感爽脆
别名:暂无

产业布局

  三樟黄贡椒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衡阳市衡东县所辖三樟镇、石湾镇、新塘镇、吴集镇、白莲镇、荣桓镇、杨林镇、高湖镇、霞流镇、洣水镇共计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10"~113°14'44";北纬:26°52'28"~27°26'35"。2014年以前,三樟全镇黄贡椒种植面积不足3000亩,价格偏低,每公斤黄贡椒价格不到4元。2014年开始,三樟镇会同衡东县农业局多次赴省市农业科研院所邀请专家指导,并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贫困户种植黄贡椒。该镇打造一个拥有面积100多亩的大棚集中育苗中心,保障镇里1万亩黄贡椒种苗的供应。2017年,衡东县黄贡椒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黄贡椒20000多吨,黄贡椒加工企业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产值4.02亿元。2018年,三樟县的黄贡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达到33家,规模加工企业14家,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产量2.89万吨,产值2.3亿元。2019年,三樟黄贡椒生产地区总面积3334公顷,总产量5万吨。

历史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衡东籍状元彭浚回家省亲,特地从家乡带来两罐黄剁椒呈献皇帝。嘉庆帝品尝后,称赞剁辣椒皮薄肉厚、甜辣爽脆,顿时胃口大开,龙颜大悦。当即颁旨把黄剁椒定为贡品,并钦赐名“黄贡椒”。三樟黄贡椒在衡东县三樟镇地区的种植已有400余年历史。衡东县三樟镇被中国国家辣椒新品种推广中心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联合授予“中国黄椒第一乡”的美誉。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三樟黄贡椒果实呈细长指形,果表鼓节状,顶端渐尖且稍弯,成熟鲜果呈橘黄色,萼片包被,辣味中等,辣中带甜,皮薄肉厚,口感爽脆。内在品质指标:三樟黄贡椒的维生素C≥120毫克/百克,还原糖≥3克/百克,β-胡萝卜素≥1100微克/百克,辣椒素类物质总量≥0.23克/千克。

产地环境

  地理土壤:三樟黄贡椒种植区位于南岳衡山东南部,与湘江毗邻,同时洣水横穿衡东县境内,江水常年的冲刷与淤积,形成了富含钙、铁、镁等人体所需元素的特殊沙性土壤,是黄贡椒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气候情况:三樟黄贡椒种植区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年均日照1721.1小时,无霜期长,温度适宜,有利于黄贡椒的生长;同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均降水量1395.9毫米,充沛的雨量满足黄贡椒生长发育期的水分需求。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农民科技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10593578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