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09:24:32 来源:新农村商网 作者: 点击数:142
沅江芦笋,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沅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受湖泊效应影响,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南洞庭湖滩涂湿地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有机质十分丰富。地理环境以湿地、湖泊为主,独特的环境,有利于沅江芦笋的生长发育。沅江芦笋,带壳鲜笋饱满、紧实,是洞庭湖区的传统食材,能与多种食材搭配食用和加工利用。色泽淡黄,口感清香,肉质细嫩,鲜美爽口。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沅江芦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位置: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 | 特征:色泽淡黄,口感清香,肉质细嫩,鲜美爽口 |
别名:暂无 |
沅江芦笋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沅江市所辖南大膳镇、黄茅洲镇、四季红镇、阳罗洲镇、草尾镇、茶盘洲镇、泗湖山镇、共华镇、南嘴镇、新湾镇、胭脂湖街道、琼湖街道、南洞庭芦苇场、漉湖芦苇场共计14个镇(场、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4′37″-112°56′20″,北纬28°42′26″-29°11′17″。2013年,沅江市仅有两家企业生产芦笋,年产量只有75吨、产值约650万元。2014年,沅江市有6家食品企业进入芦笋深加工行列,采集芦笋原料近万吨,生产成品芦笋5300吨,创产值近5亿元。2017年,沅江芦笋保护面积30000公顷,年产量14万吨;沅江市芦笋生产企业发展至24家,年综合产值达20亿元。
据史料记载,沅江芦笋的食用,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自宋代起,不少文人墨客更留下了关于美味芦笋的美词佳句。苏东坡观察刚出土的芦笋,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王安石从食用芦笋中了解了芦笋的营养价值,有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而在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笔下:“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认为芦笋炖鲥鱼是不折不扣的美味。千年过去,时光荏苒。尽管现代中国各种美食竞显风流,沅江芦笋仍是洞庭人家一道不可替代的佳肴。洞庭人将芦笋凉拌、清炒、炖煮、下火锅、做熟食,或与鱼、2014年以来,沅江市委、市政府根据调结构,去库存的要求,率先在湖南省推动芦苇从造纸原料向芦笋食品产业的转型发展。
沅江芦笋,带壳鲜笋饱满、紧实,长度16厘米左右,中部直径1.5-2.0厘米。剥壳鲜笋呈淡绿色,笋头为芽白色,长度8-15厘米,中部直径1-1.5厘米。芦笋采摘期为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约40天。沅江芦笋是洞庭湖区的传统食材,能与多种食材搭配食用和加工利用。色泽淡黄,口感清香,肉质细嫩,鲜美爽口。沅江芦笋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2.0-3.0克/100克;钾100-150毫克/100克;总膳食纤维3.0-4.0克/100克。
地理特点:洞庭湖滩涂湿地植被茂密,沅江芦笋生长在洞庭湖天然氧吧中,吸收大量负氧离子,品质天然健康,营养功效全面,绿色环保,具有国内同类地区难以复制的优势。水文特点:沅江芦笋生长区位于湖南资水、沅水、澧水和长江松滋口、藕池口、太平口等六水交汇之处。水质中含有大量磷、氮元素和矿物质,湖水呈弱碱性。这是沅江芦笋生长重要的营养来源。土壤特点:长江“三口”和沅、资、澧水裹挟大量泥沙,长期淤积,形成了典型的泥沙淤积地貌。因此,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有机质十分丰富,这是沅江芦笋生长取之不尽的肥料来源。气候特点:沅江地赴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地理座标在东经112°北纬28°之间,受湖泊效应影响,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润,这是沅江芦笋生长极其有利的气候条件。在特定环境下生长的沅江芦笋具有其他县市芦笋无可比拟的特征:幼苗粗壮、肥硕,内壁厚实,肉质鲜嫩,颜色嫩绿,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作为食材,不需施肥、洒药、人工栽培,受洞庭湖季节性过水滋养,具有天然野生、远离污染、有机、绿色、环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