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实用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实用技术
浅谈主干型桃树栽培特点

时间:2024-04-01 09:50:07 来源:农民科技网 作者: 点击数:695

近年来,许多果农也在逐步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在逐渐老龄化,搬梯子上几米高的树,时有摔伤事故发生。同时也意识到主干型果树管理有了较高的认识,但对主干型果树管理存在一些误区和误解,下面我从一下几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根据桃树的生长习性和结果性、高喜光性的特点包括主干型桃树树势和枝势调整。
主干型桃树如果干高在2.2米---2.3米的高度,均匀分布30—50个结果枝,枝条的长度在20—50厘米,绝对不会出现密闭的可能,而且光照的利用率相对提高50%,我对很多来我果园考察参观的果农说:“主干型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阴凉,大家在管理果树时候就只好晒着了”。
主干型的果树能解决了光照利用率低的缺点,果树最难得就是通风透光。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又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当进入六月份以后,树体大量冒条,当我们走进这样的果园,就像走进深林,不见阳光。果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每年进行采前剪、夏剪、伏剪、秋剪等工作。在防治病虫害时喷药喷不透,时常出现漏喷等现象,每年的病虫害防治都是让人最头疼的一件事,就防治梨小食心虫来说吧,有的果农7天喷一次10天喷一次,但还是有很多果实枝条被危害。主要原因是没能掌握卵孵化规律和漏喷有关系。
传统种植模式稀植大冠,往往因枝势树势很难调整,就行成了枝组与枝组的牵制,侧枝与侧枝之间的牵制,造成营养分配难以平衡,旺的地方大量冒条,弱的地方枝条细小,甚至枯亡,旺的地方花芽分化的比较好。再说说结果,果农往往以枝头果为最好,也是最值得炫耀的,因为枝头果个大、色好、口感甜。原因是枝头果光照好,没有被遮光,但基部的枝条和果实却是另一种表现,枝条细小,叶片黄薄,果实难长成商品果,口感也很差。
冬季修剪时去除不结果、弱小枝条,造成了许多果树结果枝外移,后部光秃秃没有枝条,待果实成熟时,看着满树果,实际没有产量。
二、合理密植、密植种植模式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土地面积(在不影响光照情况下)无论是稀植还是密植都是在把土地面积利用最大化,也就是专家提出的三字方针即满、透、平,土地面积、产量、品质最优化,反之,开心型就没有必要把主枝长的那么长了。
有很多果农问我一个问题,密植的果树寿命长还是稀植的果树寿命长?有的果农说稀植的果树寿命长。我曾提出二个问题,1、喷药能喷透、不漏药、没有病虫害和喷药喷不透、漏喷的那个寿命长?2、树干上没有大的锯口、剪口和一个满树锯口、剪口多,满树伤疤的那个寿命长?这两种果树管理方式哪一种会造成果树病虫害严重呢?咱们果农都知道红颈天牛危害桃树,主要在疤痕处产卵、孵化,给果树造成极大危害。
三、投资周期短:主干型密植桃树在栽植的第二年(即15个月后就能收到效益,第三年就能高产),如果稀植种植模式,等四年才能有效益5—6年才能高产。密植型栽培模式可以提前几年高产,况且还可以提高现在科学培育新品种速度,没有那个品种长期为新的品种,果农朋友都深有体会,我们是永远跟不上新品种的步伐。
四、品质优:主干型营养分配更合理,树势、枝势更平衡,合理的结果会减少冒条现象。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果树长条不长果。如果树上大量冒条,结出的果实品质也不会好。主干型一般都是2—3级结果枝,这样就减少了营养中途损耗,供给果实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就多。长出来的果实均匀,口感好,色泽靓丽,商品果也大大提高。
五、管理简单:行间、能进行机械化作业,疏花疏果、采摘都十分方便,省工、省时、省力,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强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采摘园、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果园如雨后春笋,机械化作业步伐加快,人工费用越来越高,主干型果树栽培模式的省工、省力、省时管理理念备受果农接受和青睐,主干型果树栽培方法是生产绿色、有机果品投资小回报快的最佳生产方式。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农民科技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10593578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