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农民科技网!

农网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农网头条
邢台市南和区 这里,依路振兴

时间:2025-07-22 08:33:58 来源:农民科技网 作者: 点击数:18

  在邢台市南和区广袤的田野上,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如灵动的丝带,蜿蜒穿梭。这些路,不仅是村民脚下的出行通道,更是产业腾飞的跑道、乡村旅游的纽带,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奏响了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时代赞歌。宽阔的三思镇宋东路一望无际(航拍图片)。三思镇位于该区南部,是中药材种植集中区,土质松软、微量元素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该地特色种植迅速发展。然而,曾经狭窄崎岖的乡间小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的流通效率。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上述情况得到了好转。作为南和区南部的东西大通道,宋东路西接沙河市,东连邯郸市鸡泽县,在境内像一条银线串珠,将S329省道、林场路等公路紧密相连。柏油路直通中药材种植基地,来往车辆在此畅行无阻,这条全长9.84公里的农村公路,正以生动的姿态诠释着“金纽带”的深意。车辆行驶在宽阔干净的宋东路上。


 “以前这里就是田间小路,大车过不来,阴天下雨路都没法走。现在交通便利,提高了大家伙种植积极性,通过宋东路可以把中药材发到全国各地,种植户平均每年能增收1万余元。”东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志平告诉记者。


东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长势喜人。


 特色产业借路而起,乡村旅游更是因路而兴。周末清晨,家住邢台市区的梁亚鹏一家早早出发,驾车前往南和区一家采摘园。“以前过来采摘,需要走一些小路,路况比较差,现在沿着宽敞平坦的农村公路,30分钟就能到采摘园边。”梁亚鹏笑着说。近年来,南和区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田园体验于一体的“采摘经济”,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而“四好农村路”成为连接城乡、促进旅游经济的“黄金通道”。从市区出发,沿着中兴东大街一路向东,车程约20分钟,到达南和境内的S329,这一路两旁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蜜桃采摘园等如繁星般分布,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位于贾宋镇后小林村的雪超葡萄采摘园。


  位于南和区贾宋镇南白线附近的一个葡萄采摘园内,藤蔓如绿色的河流般铺展,累累果实沉甸甸地垂挂,紫如宝石,青似翡翠,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甜香,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据负责人沈雪超介绍,自从该路面修好后,路上的车多了,人也多了,来他们采摘园的游客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去年,他们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次,亩效益超过4万元。


青似翡翠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


 路要修好,更要养护管理好。在阎里乡阎圈村进村路的施工现场,摊铺机正轰鸣地向前推进,滚烫的沥青混合料被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这处正在进行挖补罩面的路段,每一个施工环节都透着精细,仿佛在精心编织着乡村与产业的“连接线”。据该项目负责人刘晓东介绍,施工时他们不仅严把路面强度、排水系统这些“硬指标”,还特意预留了产业运输通道,让这条路的“金纽带”作用发挥得更足。


在阎里乡阎圈村进村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铺设沥青罩面


 为保障区域内农村公路的畅通安全,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南和区交通运输部门推行“随时查、马上修”的动态管理模式。这种高效的管养模式,不仅增强了全区农村公路应对突发交通状况的能力,更为沿线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截至目前,南和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21.921公里,公路密度259.6公里/百平方公里,2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双通”,等级公路实现全覆盖。从田间到市场,从乡村到景区,从不便到畅达,南和区的“四好农村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不断打通‘瓶颈路’、铺平‘坑洼路’、延伸‘产业路’、拓宽‘致富路’,将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越修越宽。”南和区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中心主任李达说。


作者:霍庆斌

编辑:程金箱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农民科技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1059357843@qq.com